屈挠破坏:指材料在反复折叠、弯曲作用下,因内部应力集中导致涂覆层开裂、基布与涂覆层剥离,或基布纤维断裂的失效现象。
屈挠次数:测试过程中试样完成 “折叠 - 展开" 循环的累计次数,是评估耐屈挠性能的核心指标。
合格判定基准:试样在规定屈挠次数后,涂覆层无可见裂纹、无剥离面积超过 5mm²,且基布断裂强度保留率≥80%(特殊用途可协商调整)。
标准对测试条件的统一规定是确保结果可比性的关键,核心参数如下:
1、 工位数:6工位(可定制)。
2、 试片尺寸:125mmx37.5mm(3个纬向,3个径向)
3、 夹具最大间距:70±1mm
4、 夹具最小间距:13±0.5mm
5、 试验速度:300±10 cpm(100-400cpm可调)
6、 往复行程:57±0.5mm
7、 计数器:数字显示0-999999(6digits)
三、测试方法与操作要点
试样制备:沿织物经、纬向各截取 几 个试样,避免在布边或疵点处取样,试样边缘需用胶粘剂封边(防止测试中散纱)。
状态调节:试样在标准环境中放置 24h 以上,确保材料达到环境平衡(吸湿 / 放湿稳定)。
设备校准:测试前需校准屈挠角度(用量角器验证 180° 偏差≤2°)、频率(用秒表计时,1min 内屈挠次数偏差≤5 次)
测试过程:设定屈挠次数(常规为 10 万次,特殊产品可按合同约定),启动设备后实时观察试样状态,若中途出现涂覆层开裂需记录第一次破坏次数。
结果评估:
外观检查:用 10 倍放大镜观察涂覆层是否有裂纹、气泡、剥离,测量剥离面积。
强度测试:将屈挠后的试样用拉力机测试断裂强度,计算保留率(保留率 = 屈挠后强度 / 初始强度 ×100%)。
试样封边不当导致边缘散纱,需选用与涂覆材料兼容的胶粘剂(如聚氨酯类)。
夹持力不均导致试样偏移,需调整夹持装置确保试样中心线与屈挠轴重合。
环境温湿度波动,需在恒温恒湿实验室进行测试,测试中避免开门通风。
质量控制:生产企业用于原材料入厂检验、成品出厂检测,例如防水卷材需通过 20 万次屈挠无破坏方可出厂。
产品研发:新型涂覆织物配方优化,通过对比不同涂覆厚度、基布类型的耐屈挠性能,确定工艺。
工程选型:户外帐篷、充气船等产品选型时,优先选用耐屈挠次数≥15 万次的材料,确保使用寿命。
第三方检测:质检机构依据本标准开展产品合格性判定,为贸易双方提供公正数据。
增加了 “基布断裂强度保留率" 指标,更全面反映屈挠对材料整体性能的影响。
细化了不同类型涂覆织物的测试条件(如橡胶涂覆织物可选用更高屈挠频率)。
明确了试样封边要求,减少了测试误差。
引用标准更新(如 GB/T 3923.1-2013 替代旧版拉力测试标准)。
需结合产品实际使用场景调整屈挠次数,例如频繁折叠的防护服面料建议测试 30 万次,静态使用的防水卷材可测试 10 万次。
涂覆层与基布的粘结强度是影响耐屈挠性能的关键,若粘结强度不足(低于 GB/T 14646 标准要求),需先优化粘结工艺。
测试结果需同时报告外观状态和强度保留率,单一指标合格不代表整体达标。